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黄巢《不第后赋菊》全诗赏析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鉴赏】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这是黄巢当年在长安科举考试落榜之后写的《不第后赋菊》。能将花写出这样的霸气,豪杰之诗与文人之诗的区别一目了然。百花发时我不发,我若发时都吓杀。要与西风战一场, 遍身穿就黄金甲。这是许多年后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咏菊诗,不知道是不是受了当年黄巢这首诗的影响。诗味上比黄巢的《不第后赋菊》淡,而杀气更浓。古人说文如其人,在生活中却常常出现文与人风格迥异的情况,不过诗如其人倒是基本不会落空。可能因为好诗往往是思绪一瞬间的自然迸发,来不及作假。
黄巢一生爱菊,其现存可确定的所有诗句均为咏菊之作。宋代张端义《贵耳集》记载:黄巢5岁时,其父与祖父以菊花为题联句。祖父苦思冥想,无以续接,一边的黄巢随口应道:堪与百花为总首,自然天赐赭黄衣。其父大惊失色,想要教训他一顿。祖父忙道:孙子能诗,但不知轻重,可令其再赋一篇。他应声咏道: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此即黄巢另一首载入《全唐诗》的七绝《题菊花》。唐代是崇尚牡丹的,把牡丹视为国花。唐人李肇《国史补》载:京城贵游尚牡丹三十余年矣。每春暮,车马若狂,以不耽玩为耻。黄巢一反潮流,对菊花格外青睐,似乎骨子里就有与生俱来的叛逆基因。
公元880年黄巢起义军攻陷长安,黄巢当了皇帝,国号大齐。他终于实现了满城尽带黄金甲的理想,可是长安却经历了一场浩劫。黄巢的部队烧杀抢掠、无所不为。黄巢在第一次被小股唐军赶出长安之后杀了个回马枪,重新掌握长安控制权的黄巢对于百姓欢迎唐军切齿痛恨,下令屠城。屠城之后,黄巢的部队失去了食品来源。在唐军四面合围下,只得以人为食,持续了一年多。
败退出长安后,黄巢一度围困陈州,陈州刺史赵死守不退。黄巢的军队缺粮严重。最后将掳掠到的百姓、战俘、以及战死的士兵尸体,都作为了军粮吃了。公元883年6月,黄巢起义惨遭失败。在泰山狼虎谷,犯 下反人类罪行的黄巢挥剑刎颈自尽。
菊花在无数文人笔下是人格高洁的象征,比如陶渊明田园诗里的菊,黄巢却赋予它气势逼人的杀气。满城尽带黄金甲之后,黄巢的一生也走到了尽头。
-
芙蕖之可人,其事不一而足,请备述之。群葩当令时,只在花开之数日,前此后此皆属过而不问之秋矣。芙蕖则不然:自荷钱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茎叶既生,则又日高日上,日上日妍。有风既作飘摇之态,无风亦
-
蚕妇 来鹄 晓夕采桑多苦辛, 好花时节不闲身。 若教解爱繁华事, 冻杀黄金屋里人。 注释: ⑴晓夕:早晚。 ⑵好花时节:指百花盛开的时节,此时正是
-
蚕妇 来鹄 晓夕采桑多苦辛, 好花时节不闲身。 若教解爱繁华事, 冻杀黄金屋里人。 注释: ⑴晓夕:早晚。 ⑵好花时节:指百花盛开的时节,此时正是采
-
不醉百花酒,伤心千里归。独收和氏玉,还采旧山薇。出处离心尽,荣枯会面希预愁芳草色,一径入衡闱。
-
很早以前,大运河边住着一个叫阿牛的农民。阿牛家里很穷,他七岁就没了父亲,靠母亲纺织度日。阿牛母亲因子幼丧夫,生活艰辛,经常哭泣,把眼睛都哭烂了。 阿牛长到13岁,他对母亲说:“妈妈,你眼
-
一 首先问一个有趣的问题:唐诗里能不能打广告?搞植入?我觉得可以。 当然,这很不容易的,特别是在人气值很高的大诗人的作品里露脸。 比如我曾说过,有两个原来没有一点名气的人,一个叫岑勋,一个叫元丹
-
梅花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注释 1.凌寒:冒着严寒。 2.遥:远远的。 3.为:因为。 4.暗香:指梅花的幽香。 5
-
国学不是要不要的问题: 袁行霈代表一向认为,国学不能救中国,也不能引导中国走向现代化。然而,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必须充分重视中国的国情,国情既包括中国的现状,也包括中国的历史,以及中
-
杨柳枝白居易 红板江桥青酒旗,馆娃宫暖日斜时。 可怜雨歇东风定,万树千条各自垂。 【注释】 青酒旗:即酒帘。张籍《江南曲》诗:“长干午日沽春酒,高高青旗悬江口。
-
咏竹白居易 不用裁为呜凤管,不须截作钓鱼竿。 千花百草凋零后,留向纷纷雪里看。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汉族,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