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人遇虎文言文翻译
《蒙人遇虎》选自《郁离子》刘基,以下是关于蒙人遇虎文言文翻译,欢迎阅读。
原文
蒙人衣以狻猊之皮以适圹,虎见之而走。谓虎畏己也,返而矜,有大志。明日服狐裘而往,复与虎遇。虎立而睨之。怒其不走也,叱之,为虎所食。
注释
(1)选自《郁离子》刘基,明初大臣
蒙:春秋时期鲁国的邑名
(2)蒙人衣狻(suān)猊(n)之皮以适圹(kung):有个蒙地的人披着狮子皮走到野外。狻猊,狮子,圹:野外,旷野。逃。
(3)返而矜,有大志:回家后便骄傲起来了,认为自己很了不起。矜:骄傲。
(4)睨:斜眼看。
译文
(有个)蒙地的人披上狮子的皮来适应旷野(风寒),老虎看见他便跑了。(他)认为老虎是在怕他,回去便自负得很。以为自己十分了不起。第二天,(蒙地人)穿着狐狸皮做成的衣服前往(旷野),再次与老虎相遇。老虎站那看着他。老虎不逃跑而激怒了他,(便)呵斥老虎,结果被老虎吃了。
道理
蒙人不知道虎畏的狻猊之皮,误以为畏已,终为虎所害,诉戒人们正确分析事物表面现象发生的内在的真正原因,去分析处理问题,切不可拘泥于表面现象,
-
《宋史·李芾传》原文及翻译 原文: 李芾,字叔章,其先广平人。芾生而聪警。初以荫补安南司户,辟祁阳尉,出振荒,即有声。摄祁阳县,县大治,辟湖南安抚司幕官。时盗起永州,招之,岁余不
-
医生扁鹊去见秦武王,武王把他的病情告诉了扁鹊,扁鹊建议及早医治,可是左右大臣提出异议:“君王的病在耳朵的前面,眼睛的下面,未必能治好,弄不好反而会使耳朵听不清,眼睛看不明。”
-
欧阳修《读李翱文》原文及翻译 原文: 予始读翱《复性书》三篇,曰:此《中庸》之义疏尔。智者识其性,当复中庸;愚者虽读此,不晓也,不作可焉。又读《与韩侍郎荐贤书》,以谓翱穷时愤世无荐己者
-
《三国志·吴书·是仪传》原文及翻译 是仪字子羽,北海营陵人也。本姓氏,初为县吏,后仕郡,郡相孔融嘲仪,言“氏”字“民”无上,可改为“是”,乃遂改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