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炎武《与人书》全文注释赏析
与人书
顾炎武
《宋史》言,刘忠肃每戒子弟曰(1): 士当以器识为先(2),一命为文人(3),无足观矣。仆自一读此言,便绝应酬文字,所以养其器识而不堕于文人也。悬牌在室,以拒来请,人所共见,足下尚不知耶?抑将谓随俗为之而无伤于器识邪(4)? 中孚为其先妣求传再三(5),终已辞之,盖止为一人一家之事,而无关于经术政理之大(6),则不作也。
韩文公文起八代之衰(7),若但作《原道》、《原毁》、《争臣论》、《平淮西碑》、《张中丞传后序》诸篇,而一切铭状概为谢绝(8),则诚近代之泰山北斗矣(9);今犹未敢许也(10)。此非仆之言,当日刘叉已讥之(11)。
〔注释〕
(1)刘忠肃: 名挚,字莘老,宋代东光(今河北省东光县)人。官至侍御史、右仆射,谥忠肃。戒: 警戒。(2)器识: 器度见识。(3)命:命名。(4)抑将谓: 或者是这样想。(5)中孚:李颙,字中孚,清初的著名学者。先妣: 死去的母亲。传: 传记。(6)经术政理: 经学和政治。(7)韩文公: 韩愈。八代: 东汉、魏、晋、宋、齐、梁、陈、隋。语出苏轼《韩文公庙碑》。(8)铭状:墓志铭、传、状等。(9)泰山北斗: 比喻最可崇敬的人。(10)许: 许可。(11)刘叉: 唐代诗人。《新唐书韩愈传》附《刘叉传》: (刘叉)闻愈接天下士,步归之。后以争语不能下宾客,因持愈金数斤去,曰:此谀墓中人得耳,不若与刘君为寿。
〔鉴赏〕
本文为顾炎武与友人的书信之一,为辞谢对方的文字之求而作的复信。这类文字之求,主要是指有关个人的墓志、碑状之类,其中大多与研究学问,国计民生毫无关系。作者一贯主张治学的目的为经世致用,做人要 行己有耻 ,立身处世有严格的要求,凡是违背了这一原则的,即使是亲朋友好,他亦不惜拒绝。我们从他的这封书信中,可以看到他的这一高尚节操。
全文以书信常用的叙述为主,夹叙夹议。这是为了要说清拒绝对方所请的理由,有针对地议论,态度坚决、严肃,但又说得委婉服人而不刺伤对方。在这方面,这篇书信是很出色的。
首先,作者引古人的言行,用由远及近的方法,讲了一通 士当以器识为先 的大道理,而自己是由于听从了这一道理才决心谢绝作 应酬文字 的,大前提树在前,使对方无从计较。而且开门见山即表明了自己的态度。这里的 器识 ,是指一个人的大志和理想,开阔的襟怀和识见。如果缺乏这些,只知舞文弄墨,便会成为刘挚(即文中的刘忠肃)所说的 文人这个词在这里是贬义。作者所说的 应酬文字 ,便是这种文人笔下的无聊玩意儿,于国计民生无补。作者不愿做这样的文人,并且说明早已 悬牌在室,以拒来请 ,不是自今日始,所以不便于打破这一自戒。这样说,就比较委婉。接着作者再举出,他过去曾经拒绝过好友李中孚为其先妣求传再三 的事例,说明已有成例在先,非关交情。以上三句话,说了三件事: 一,古书古人的教导;二,悬牌自戒; 三,已有例在先。每句一层意思,言简意赅,用的是叙述的方式,其实是举的三条理由,证明自己拒绝的原因,不过说得比较委婉一些罢了。最后作者表明 止为一人一家之事,而无关于经术政理之大 的事不为的原则态度。在委婉中表现了严肃,使对方无可非议。
第二段,作者又举唐代大文豪韩愈为例,再次重申自己不能答应朋友的请求的原因。这一段话,譬近而意远,含义是很深的。韩愈好为人作谀墓之作,在他的文集里充斥着这类无谓的歌功颂德的文章,在历史上是颇受到人们的非疵诟病的。文中也举了 刘叉已讥之矣 为证。这里,既是作者以史家的眼光对韩愈的品评,又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字里行间又深寓着作者对这位友人的勉励。
通观全文,没有一句正面拒绝的话,作者讲古书上的事,叙自己所以养其器识而不堕于文人 ,悬牌在室而怪朋友未看见,说自己曾不得已而辞谢过另一朋友的文字之请,说得合情合理,既是自勉,又是勉人,较之直截了当地拒绝更有说服力,不仅使对方无辞以对,还能起到帮助友人认识这一问题的严肃的目的。文词简练而含义深远,代表了顾炎武散文的风格。
-
《诗经·国风·卫风·木瓜》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
-
《诗经·鄘风·相鼠》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相鼠有齿,人而无止!人而无止,不死何俟? 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 诗经名句ldq
-
国风·王风·采葛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诗经名句“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出自
-
《诗经·国风·郑风·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
《诗经·小雅·鹿鸣》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孔昭。视民不恌,君子是则是效。我有
-
小雅·车辖 间关车之辖兮,思娈季女逝兮。匪饥匪渴,德音来括。虽无好友?式燕且喜。 依彼平林,有集维鷮。辰彼硕女,令德来教。式燕且誉,好尔无射。 虽无旨酒?式饮庶几。虽无嘉肴
-
《诗经·周南·卷耳》 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寘彼周行。 陟彼崔嵬,我马虺隤。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 陟彼高冈,我马玄黄。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
-
《诗经。国风。魏风。硕鼠》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逝将去女,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爰得
-
《诗经·小雅·斯干》 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如竹苞矣,如松茂矣。兄及弟矣,式相好矣,无相犹矣。 似续妣祖,筑室百堵,西南其户。爰居爰处,爰笑爰语。 约之阁阁,椓之橐橐。
-
《诗经·国风·周南·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
《宋史·李芾传》原文及翻译 原文: 李芾,字叔章,其先广平人。芾生而聪警。初以荫补安南司户,辟祁阳尉,出振荒,即有声。摄祁阳县,县大治,辟湖南安抚司幕官。时盗起永州,招之,岁余不
-
医生扁鹊去见秦武王,武王把他的病情告诉了扁鹊,扁鹊建议及早医治,可是左右大臣提出异议:“君王的病在耳朵的前面,眼睛的下面,未必能治好,弄不好反而会使耳朵听不清,眼睛看不明。”
-
欧阳修《读李翱文》原文及翻译 原文: 予始读翱《复性书》三篇,曰:此《中庸》之义疏尔。智者识其性,当复中庸;愚者虽读此,不晓也,不作可焉。又读《与韩侍郎荐贤书》,以谓翱穷时愤世无荐己者
-
《三国志·吴书·是仪传》原文及翻译 是仪字子羽,北海营陵人也。本姓氏,初为县吏,后仕郡,郡相孔融嘲仪,言“氏”字“民”无上,可改为“是”,乃遂改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