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人文诗词网,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唐诗大全

王维《酬张少府》全诗翻译赏析

作者:函格来源:网络发表于:2021-07-26 18:08:59阅读:205

  酬张少府

  王维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注解】

  吹解带:吹着诗人宽衣解带时的闲散心情。

  君问两句:这是劝张少府达观,也即要他象渔樵那样,不因穷通而有得失之患。

  自顾:自念。

  空:徒然。

  穷通:困厄与发达。

  浦:宽阔的近岸水面。

  【韵译】

  晚年只图个安静的环境,

  对世事件件都不太关心。

  自认没有高策可以报国,

  只好归隐到这幽静山林。

  松风吹拂我且宽衣解带,

  山月高照正好弄弦弹琴。

  君若问穷困通达的道理,

  请听水边深处渔歌声音!

  【评析】

  这是一首赠友诗。全诗着意自述好静之志趣。前四句全是写情,隐含着伟大

  抱负不能实现之后的矛盾苦闷心情。由于到了晚年。只好惟好静了。颈联写隐逸

  生活的情趣。末联是即景悟情,以问答形式作结,故作玄解,以不管作答。含蓄而富

  有韵味,洒脱超然、发人深省。

  全诗写情多于写景。三、四句隐含不满朝政之牢骚。

  【赏析一】

  归隐者自称对万事已不关心,恬淡达观,但又未完全超脱。用渔歌入浦深来劝慰张少府,也含有自慰。

  这是一首赠友诗。题目冠以酬字,当是张少府先有诗相赠,王维再写此诗为酬。

  这首诗,一上来就说,自己人到晚年,惟好清静,对什么事情都漠不关心了,乍一看,生活态度消极之至,但这是表面现象。仔细推求起来,这惟好静的惟字大有文章。是确实只好静呢,还是动不了才只得好静呢?既云晚年,那么中年呢?早年呢?为什么到了晚年变得惟好静起来呢?底下三、四两句,透露了个中消息。

  王维早年,原也有过政治抱负,在张九龄任相时,他对现实充满希望。然而,没过多久,张九龄罢相贬官,朝政大权落到奸相李林甫手中,忠贞正直之士一个个受到排斥、打击,政治局面日趋黑暗,王维的理想随之破灭。在严酷的现实面前,他既不愿意同流合污,又感到自己无能为力,自顾无长策,就是他思想上矛盾、苦闷的反映。他表面上说自己无能,骨子里隐含着牢骚。尽管在李林甫当政时,王维并未受到迫害,实际上还升了官,但他内心的矛盾和苦闷却越来越加深了。出路何在?对于这个正直而又软弱、再加上长期接受佛教影响的封建知识分子来说,自然就只剩下跳出是非圈子、返回旧时的园林归隐这一途了。空知返旧林的空字,含有徒然的意思。理想落空,归隐何益?然而又不得不如此。在他那恬淡好静的外表下,内心深处的隐痛和感慨,还是依稀可辨的。

  那么,王维接下来为什么又肯定、赞赏那种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的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趣呢?联系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体会到,这实际上是他在苦闷之中追求精神解脱的一种表现。既含有消极因素,又含有与官场生活相对照、隐示厌恶与否定官场生活的意味。摆脱了现实政治的种种压力,迎着松林吹来的清风解带敞怀,在山间明月的伴照下独坐弹琴,自由自在,悠然自得,这是多么令人舒心惬意啊!松风、山月均含有高洁之意。王维追求这种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趣,说他逃避现实也罢,自我麻醉也罢,无论如何,总比同流合污、随波逐流好吧?在前面四句抒写胸臆之后,抓住隐逸生活的两个典型细节加以描绘,展现了一幅鲜明生动的形象画面,将松风、山月都写得似通人意,情与景相生,意和境相谐,主客观融为一体,这就大大增强了诗的形象。从写诗的艺术技巧上来说,也是很高明的。

  最后,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回到题目上来,用一问一答的形式,照应了酬字;同时,又妙在以不答作答:您要问有关穷通的道理吗?我可要唱着渔歌向河浦的深处逝去了。末句五字,又淡淡地勾出一幅画面,用它来结束全诗,可真有点韵外之致、味外之旨(司空图《与李生论诗书》)的神韵呢!这里的渔歌,又暗用《楚辞渔父》的典故: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王逸《楚辞章句》注曰:水清喻世昭明,沐浴升朝廷也;水浊喻世昏暗,宜隐遁也。也就是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论语泰伯》)的意思。王维避免对当世发表议论,隐约其词,似乎在说:通则显,穷则隐,豁达者无可无不可,何必以穷通为怀呢?而联系上文来看,又似乎在说:世事如此,还问什么穷通之理,不如跟我一块归隐去吧!这就又多少带有一些与现实不合作的意味了。诗的末句,含蓄而富有韵味,耐人咀嚼,发人深思,正是这样一种妙结。

  【赏析二】

  这是一首赠友诗。全诗着意自述好静之志趣。前四句全是写情,隐含着伟大抱负不能实现之后的矛盾苦闷心情。由于到了晚年。只好惟好静了。颈联写隐逸生活的情趣。末联是即景悟情,以问答形式作结,故作玄解,以不管作答。含蓄而富有韵味,洒脱超然、发人深省。

  全诗写情多于写景。三、四句隐含不满朝政之牢骚。

  本诗是王维晚年隐居辋川时的又一佳作。

  诗人刚入仕时,得宰相张九龄赏识,意气风发,欲以满腹才学报效朝廷,后张被罢黜,奸相李林甫当道,这个才高八斗的儒生便把目光投向了内心,倾心佛学,乐于隐居,追求一种恬静淡泊的田园生活,而初时的志向与抱负并不能完全忘却,出世与入世的挣扎便在诗作中时有体现。

  首联写得明白晓畅,如俚谈巷语,却十分准确的概括了诗人对自己的评价。笔者窃以为,此时,诗人冲天的壮志已消磨殆尽,心中的淡定从容表现在诗歌创作中便是用词的朴实无华。唯突出了诗人把淡泊宁静、隐居山林、不问世事作为晚年生活的唯一选择。

  颔联中自顾为自视之意,可理解为诗人反观自省。长策应释为良策,即治国安邦之策。奸臣当道,诗人虽满腔抱负,却无力回天,便只能返旧林。返与旧说明诗人曾居于此,而今是旧地重回,这是诗人晚年过着亦官亦隐生活的佐证,每次离开时必是抱有志向,返回时也必是失望而归。空知则是反映了诗人经历了宦海沉浮之后的最终选择是隐居田园,寄情山水。

  前两联是诗人对自己晚年生活的概括,表面上是在追求一种无为归隐的生活,是对自己政治生涯的否定,但从另一个角度上讲,这种表面上的平静之下涌动的却是诗人对于现实极端不满的怨怅之情,生活状态的平静则是绚烂之后的平淡。

  颈联既是写景更是写人。风是松间之风,月是山中之月,不加描摹,更能引人想象其声、其色,增加了文字的张力与深意。诗人于松林之中,徐徐清风吹拂下轻解衣带,少了衣服,更少了礼仪的约束。在山中朗朗明月下鼓琴而歌,隐居生活所得便胜却了仕途之失。松风吹与解带,山月照与弹琴并无因果关系,前者只是为后者提供了活动的背景,如舞台上的幕布一般,让解带与弹琴更增加了淡定和清静的禅意,这也是本联的妙处。

  尾联中的君指张少府,此联为扣题之语。张必是问及了诗人为人为官的穷通之理,诗人在前三联便告诉了他自己的价值取向,此联中又用渔歌入浦深的典故再次作答。《楚辞.渔父》中有渔父莞尔而笑,鼓棹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遂去,不得复与言。表现的是一种与自然融合、忘却自我的隐居生活。

  【考试试题】

  (1)王维的诗中很善于用空字,如空山新雨后(《山居秋暝》)、空堂欲二更(《秋夜独坐》)等,请对空知返旧林中的空作简要分析。

  (2)颈联抓住两个典型细节,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怎样的生活追求和情趣?

  (3)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4)尾联以渔歌入浦深回答张少府的询问,它的深远含义是什么?

  【阅读答案】

  (1)空:徒然。 晚年的王维面对日趋黑暗的政治局面,他不愿同流合污而又无能为力,理想破灭只好归隐,空深刻反映了作者思想上的矛盾与苦闷及内心深处的隐痛与感慨。(意思对即可)

  (2)颈联展现了一幅鲜明生动的形象画面:作者迎着松林吹来的清风解襟敞怀,在山间明月的伴照下独坐弹琴 。松风山月均有高洁之意,这幅画面表现了作者对自由自在、舒心惬意的隐逸生活的追求和闲适的生活情趣 。(意思对即可)

  (3)这首诗写作者对官场的失望和隐居山林之乐,表现出作者恬静淡泊、乐山乐水的情怀。

  (4)山水之乐是不可言传的,只有亲自尝试才能懂得困窘和通达的道理,领悟人生的真谛。

TAG标签: 诗人 晚年 渔歌

猜你喜欢
  • 对酒当歌――评古代十大酒兴诗人

    中国古代,诗酒联姻,密不可分,杯盏之间,清浊浓淡,折射出的是人间百态,世事沧桑。而许多诗人更是“借酒浇愁”,“酒后吐真言”,甚至“醉翁之意不在酒”,斗酒之余,即兴成诗,洋

  • 从安史之乱看大国的衰败

    中国人不但要重温贞观之治的光荣,也不能忘怀安史之乱的的沉痛。安史之乱对帝国政治、经济造成了怎样的破坏历史书上还有记载,但它给人们心灵造成了怎样的创伤和痛楚现代人恐怕已不能体会得到了。其实,从安史之乱前

  • 一首通俗有趣的唐诗,诗人竟然因此金

    虽然和这个朱庆馀仅一面之交,但爱才惜才的张籍还是不遗余力的宣传、推荐了他,使他短时间内声名鹊起。果然,这一年,越州才子朱庆馀金榜题名。

  • 陆游《示儿》全诗翻译赏析

    示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注释] 示儿:给儿子们看。 元:本来。元同“原rd

  • 这就是诗人:千首诗轻万户候

    登池州九峰楼寄张祜唐·杜牧百感中来不自由,角声孤起夕阳楼。碧山终日思无尽,芳草何年恨即休。睫在眼前长不见,道非身外更何求。谁人得似张公子,千首诗轻万户侯。 作者是

  • 王维的一首唯美禅意诗,烦躁的时候读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禅诗是非常受诗词爱好者喜欢的一类诗作。这种类型的诗歌,或融进佛理,充满哲理和智慧,启人心智;或反映僧人或文人修行悟道的生活,以表现澄静圣洁的禅意和心境为特色,给人一种淡泊从容,静谧

  • 高适《别董大》全诗翻译赏析

    别董大 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②。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③。 [作者简介] 高适,生年说法不一,卒于七六五年,字达夫,一字仲

  • 李白意境最美的一首诗,字字皆美,第二

    李白在大家的心目中,是豪迈潇洒的,他的许多诗作也是如此。今天,小编要介绍一首自认为是李白最美的诗《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 唐朝有哪些成名的女诗人?

    真是幸福的女人都一样,不幸的女人却各有各的不幸。鱼玄机和薛美女一样好看,和薛美女一样会作诗,也和薛美女一样没有遇到一个能真心愿意爱护她一辈子的好男人。

  • 唐朝诗人酒桌上如何撩妹的?

    无论酒伎还是胡姬,其实都是男人酒宴上的点缀,说到底,都是为了给男人找乐子的。唐朝酒桌上的乐子离不了这些年轻的女孩子,她们通常是酒桌上不可缺少的一道艳菜。

  • 杜甫《登岳阳楼》全诗赏析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福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作品赏析【注释】:吴楚:指今江苏、浙江、湖南、湖北等鴅省一带。【简析】:大历三年(768)春,杜甫由夔

  • 钱起《谒许由庙》全诗赏析

    故向箕山访许由,林泉物外自清幽。松上挂瓢枝几变,石间洗耳水空流。绿苔唯见遮三径,青史空传谢九州。缅想古人增叹惜,飒然云树满岩秋。

  • 高适《别孙訢》全诗赏析

    离人去复留,白马黑貂裘。屈指论前事,停鞭惜旧游。帝乡那可忘,旅馆日堪愁。谁念无知己,年年睢水流。

  • 李白《上留田》全诗翻译赏析:行至上留田,孤坟何峥嵘

    上留田 李白 行至上留田,孤坟何峥嵘。 积此万古恨,春草不复生。 悲风四边来,肠断白杨声。 借问谁家地,埋没蒿里茔。 古老向余言,言是上留田,蓬科马鬣今已平。

相关栏目:
  • 诗人
  • 李白
  • 语义
  • 孔子
  • 皇帝
  • 词人
  • 作者
  • 孟子
  • 天下
  • 杜甫
  • 太守
  • 司马
  • 君子
  • 明月
  • 国君
  • 太子
  • 青山
  • 刘邦
  • 尚书
  • 公子
  • 东风
  • 将军
  • 齐国
  • 刺史
  • 儒家
  • 注释
  • 老人
  • 诗人 | 李白 | 语义 | 孔子 | 皇帝 | 词人 | 作者 | 孟子 | 天下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人文诗词网 关于本站 备案号 Cnzz

    本网站所有内容均由编辑从互联网收集整理,如果您发现不合适的内容,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合作!